手握17座金矿,紫金矿业猛涨3900亿
金价高位运行下,金饰、金条不断涨价,上游挖矿商喜笑颜开。
10月18日,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紫金矿业发布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总营业收入2542亿元,同比增长10.33%;实现归母净利润378.64亿元,同比增长55.45%。
财报显示,前9个月,紫金矿业挖出来的金子量价齐升,共卖出433.88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56.29亿元增长近七成。
10月10日,公司趁热打铁,斥资86亿元拿下一座新的金矿,拉开了大干一场的架势。根据紫金矿业官网信息,公司目前拥有的旗舰金矿已达17座。凭借丰富的金矿资源,乘着黄金价格攀升的东风,截至10月22日,紫金矿业今年以来市值大涨约3900亿元。
01、业绩大涨,再买矿山
根据过往财报,紫金矿业的业绩近几年一直在稳步向前,而最新的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378.64亿元的净利润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如果按月均计算,紫金矿业每月能赚约42亿元。
展开全文
“伴随金价上涨,黄金板块已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重要引擎。”紫金矿业解释称。
正如紫金矿业所讲,2025年以来,在全球央行购金行为和黄金投资者的助推下,国际黄金市场上演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继10月初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后,10月17日盘中再破4300美元/盎司,较年初上涨约60%。
价格和需求的利好传导至黄金上游,紫金矿业自然成了受益者。
2025上半年,公司矿产金41吨,同比上升16.3%,得益于黄金价格大幅度上涨,毛利占集团毛利的38.6%。同期,集团矿产铜业务毛利占集团毛利的38.5%,剩下还有白银、锌、锂、铁、钼等业务。
时间来到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矿产金产量增加至65吨,产量高速增长,且由于三季度金价同比上涨40%,直接使得黄金业务当季毛利达到108亿元,占当季集团总毛利235.5亿元的46%。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全体股东发了58.47亿元的大红包。此前的2024年,公司年度分红首超百亿元规模,位居A股2025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第38位。
一些机构投资者也在紫金矿业身上赚得盆满钵满。目前,紫金矿业的机构投资者包括一些ETF,以及私募基金。其中高毅资产旗下两只产品对紫金矿业的投资颇为长情,它们分别自2020年三季度、2021年二季度首次进入紫金矿业前十大股东之列。如今,高毅晓峰系列一只产品仍然位居前十大股东之列。
在股价大涨的背景下,紫金矿业还在扩大挖矿盘子。10月10日,紫金矿业控股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正式完成了对哈萨克斯坦Raygorodok金矿(下称“RG金矿”)的100%收购。收购完成后,紫金黄金国际旗下在产黄金矿山增至9座。
据悉,RG金矿位于哈萨克斯坦黄金成矿带,资源量较大,为大型在产露天矿山,基础设施完善,项目选矿工艺成熟,2023年至2024年年均产金6吨。
紫金矿业认为,这座新金山的加入,有望支撑公司2028年矿产金100吨至110吨的规划目标。更重要的是,由于RG金矿是成熟矿山,RG金矿的综合成本较低,盈利能力较强。紫金矿业称,并购当年,RG金矿即可为公司贡献产量和利润,预期投资回报期短,经济效益良好。
03、矿业巨头的抄底之路
紫金矿业成长为市值约8000亿元的矿业巨头,其崛起背后离不开掌舵者陈景河对挖矿事业的执着。
陈景河1957年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市。1982年,作为中国高考恢复后的首批大学生之一,他从福州大学地质专业毕业后进入福建闽西地质大队,参与到紫金山金矿普查项目中。
在1992年完成初步勘探后,紫金山金矿进入实验性开采阶段,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当时的结论是,这里黄金储量仅有5.43吨,矿石品位不到1克,基本等同于一座废矿。紫金山金矿因此被定性为“鸡肋矿”,由上杭县矿产公司接管开采工作。
不过,陈景河却从这座鸡肋矿中看出潜质,他主动出任上杭县矿产公司总经理,将公司更名为“上杭县紫金矿业总公司”,并突破常规抛弃传统开采方法,采取了一种设备需求少、动力消耗低、投资省、见效快的“堆浸提金法”,仅用700多万元就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与最初2900万元的预算相比,资金大幅节省。
此后几年,陈景河持续升级技术,压缩成本。1997年,紫金矿业宣布由洞采转为露天采矿。当年,公司年产黄金1136.3千克,年利润2000万元,成为中国单体矿山保有可利用储量最大、采选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黄金矿山。
技术层面之外,陈景河主导的紫金矿业改制,也对公司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紫金矿业改制工作始于2000年,主要包括员工入股和引入外部投资者。其间,陈发树通过新华都集团及其关联公司投入4800万元现金,获得了33%的股权,成为紫金矿业的第二大股东,为后者注入民企血液。
2003年,紫金矿业在香港成功上市,作为最大自然人股东的陈发树,个人财富迅速增长,超过10亿港元。到2008年紫金矿业回归A股市场时,陈发树直接持有4.486亿股,同时通过其控股75.87%的新华都集团间接持有17.29亿股,总市值超过100亿元。而陈景河持有的股份数目则相对较少,为1.1459亿股。
但自2009年4月限售股解禁之日起,陈发树开始大幅减持所持股份,仅用半年时间套现就高达42亿元。根据紫金矿业2020年中期报告,新华都集团当时仅持有0.98%的股权。此后,该集团已退出紫金矿业前十大股东名单。陈发树则是在2016年年报中,最后一次出现在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名单中,持股数量1.1亿股。
2025年三季报显示,目前紫金矿业的第一大股东为闽西兴杭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2.89%。
仅守着紫金山一座矿山,紫金矿业能开采出的资源十分有限,陈景河的商业能力在逆势抄底多座矿山的过程之中得以体现。
2002年,黄金价格走低,很多矿企经营困难,亟待出售,陈景河将贵州水银洞金矿、吉林珲春金铜矿收入囊中。
而随着公司的发展,国内矿山已不能满足陈景河的胃口,他在吉尔吉斯斯坦、澳大利亚、哥伦比亚等多个海外地区四处出击。
其中,公司2012年收购的澳大利亚诺顿金田,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海外收购黄金矿山;2015年收购位于刚果(金)的卡莫阿-卡库拉铜矿,收购时其铜资源量仅为2400万吨,收购第二年就新探获940万吨铜资源,矿山整体资源储量达到中国铜资源总量的1/3,这笔收购也被业界载入经典收购案例。
到2024年年底,紫金矿业已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超过30个大型矿业项目,涵盖金、铜、锂、锌等金属。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从2019年到2024年,紫金矿业所收购矿山的平均收购成本约为每盎司61.3美元,而同期业内平均收购成本约为每盎司92.9美元,较紫金矿业高出52%。陈景河的抄底精准度可见一斑。
据Wind可查到的数据,截至2024年,董事长陈景河在紫金矿业的持股数为8510万股,在持股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按10月17日30.17元收盘价计算,其持股市值超过25亿元。
由于紫金矿业的主要黄金资产均在海外,为更好进军国际市场、拓宽国际融资渠道、提升公司整体估值水平,2025年9月30日,承载着紫金矿业黄金主要开采任务的紫金黄金国际被分拆赴港上市。
该股发行时获全球投资机构追捧,实现大幅超额认购,高瓴、贝莱德、高毅资产、太平洋保险、泰康等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规模超50%。上市首日,公司股价高开高走,收盘价达120.6港元,较发行价上涨约68%。截至2025年10月17日,股价进一步上涨至147.80港元,总市值约4000亿港元,较上市时整体市值上涨超100%,位列全球黄金矿业企业市值第4位。近几日,紫金黄金国际股价有所回落,市值在3600亿港元左右。
至此,以A股紫金矿业为核心,辅以H股紫金黄金国际、A股藏格矿业的“紫金系”上市军团形成。紫金黄金国际的大股东之一紫金矿业西北、藏格矿业的大股东之一紫金国际控股,均由紫金矿业全资持股。
03、下一个“紫金黄金国际”何时诞生?
“前脚刚推紫金黄金国际上市,后脚就大举收购金矿,68岁的陈景河依然雄心勃勃。”有投资者如是评价。
事实上,矿企对矿山资源的“抢购”从未停止。
自2023年以来,山东黄金便完成对山金国际28.89%股权、大桥金矿采矿权、昶泰矿业70%股权、加拿大Osino Resources 100%股权的收购。
进入2025年,国际金价不断刷新历史高点,矿企收购动作再加快。2025年6月,洛阳钼业用30.76亿元完成对加拿大Lumina黄金公司的收购,从而获得后者核心资产厄瓜多尔凯歌豪斯金矿。
10月,紧随紫金矿业之后,盛屯矿业发布公告称,拟以13.5亿元收购加拿大Loncor公司,从而获得后者位于刚果(金)的阿杜姆比金矿。有意思的是,盛屯矿业实控人姚雄杰,同样是福建龙岩人,他不仅是陈景河老乡,而且也是通过一路并购带领公司上市、壮大,有媒体比喻盛屯矿业为“紫金矿业”的翻版。
“虽然市场普遍对黄金走势持乐观态度,但谁也无法准确预测,当各类避险情绪驱动消退后,黄金价格还会怎么走。矿企们用实际行动说明,乘着金价上涨的东风,抓住机遇,赶紧挖矿才是正经事。”上述投资者对《财经天下》表示。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抢购矿山是要付出成本的。截至2025上半年,紫金矿业总资产为4397亿元,总负债达247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6.36%,不仅较2024年底有所增长,而且高于同期中金黄金(44.78%)、洛阳钼业(50.15%)等同行业公司。
可以说,没有高杠杆,紫金矿业很难完成如此迅猛的扩张,进而可能错失最佳发展窗口。
但如果金属价格进入熊市,或是新矿产出不及预期,对紫金矿业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和沉重的财务负担,会严重考验其现金流管理和生存能力。
此外,紫金矿业的矿山主力军分布在海外,2025年上半年境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7%,海外矿山形势复杂,管理不受控,时有意外事件发生。
为了避免对单一金矿业务的依赖,紫金矿业早早开启多步走战略。
其在2024年年报中写道,公司黄金资源量及产量位居全球前六,同时公司是中国第一、全球第四的矿产锌生产企业,矿产银产量也是中国领先。未来,公司还将发力锂矿、新能源新材料业务。
纵观陈景河40余年挖矿之路,他把一家废矿山点石成金为市值约8000亿元的上市公司。未来,凭借找矿、买矿的超能力,陈景河是否能复制出第二家、第三家“紫金黄金国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