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志丨欧美强行恢复对伊朗制裁,伊核问题会引发新一轮军事冲突吗?
9月27日,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表示,伊核协议“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已完成流程,联合国对伊朗的相关制裁于美东时间27日晚8时恢复。
那么,此次由欧美强行激活的对伊制裁涉对伊朗有何影响?又会否引发伊以之间新一轮军事冲突?
当地时间9月26日,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未通过延长伊朗制裁豁免决议草案(来源:视觉中国)
欧美强行激活哪些对伊制裁?
2015年,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德国达成伊核协议。根据协议,伊朗限制自身核活动,以此换取联合国、美国、欧盟解除对伊制裁。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并不断升级对伊单边制裁。2019年5月起,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但承诺相关措施“可逆”。
今年4月起,就伊核问题和美国解除对伊制裁,美国与伊朗举行了5轮间接谈判。美方要求伊朗完全放弃铀浓缩活动,伊朗予以拒绝。6月13日,以色列突袭伊朗,引发双方相互空袭12天,其间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这之后,美伊一直未恢复谈判。
8月28日,为施压伊朗与美国恢复谈判,英国、法国、德国以伊朗违反核协议为由,强推安理会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9月19日和26日,安理会于两次就旨在延长解除对伊制裁期限的决议草案举行表决,但两份草案均未获通过。
9月28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办公室确认,联合国秘书长根据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相关条款,安理会2006年至2010年间通过的六项涉伊朗制裁决议自美东时间9月27日晚8时起重新生效。这些决议包括第1696号、1737号、1747号、1803号、1835号和1929号决议。
据报道,此次重新生效的安理会六项涉伊朗制裁决议,主要内容包括:武器禁运;禁止铀浓缩和后处理活动;禁止发射可装载核武器的弹道导弹,禁止向伊朗转让或援助弹道导弹技术;对伊朗相关个人和实体实施全球资产冻结和旅行禁令;授权各国检查伊朗国有航空和航运公司的货物是否含有违禁品。
展开全文
此外,9月28日,欧盟对外行动署发表声明宣布,欧盟将立即着手重新实施所有先前解除的对伊朗核相关制裁。
制裁对伊朗影响有多大?
对于此次制裁,伊朗外交部9月28日发表声明说,英法德在美国的煽动与施压下启动所谓“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但这些国家未能履行其在伊核协议下的承诺,英法德支持或默许以色列与美国对伊朗在核协议框架下并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管的核设施发动袭击,严重违反国际法,违背了伊核协议的实质与精神。四国滥用伊核协议与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中规定的争端解决机制,试图恢复已终止的联合国制裁措施,此举不合法、不合理。
那么,制裁将给伊朗带来哪些影响?
当地时间9月28日,伊朗军方表示,已准备好应对任何威胁(图为伊朗,来源:央视新闻)
伊朗经济官员认为,联合国对伊朗制裁相当有限,主要针对核计划和部分军事活动,其范围、力度和执行措施远不及美国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制裁恢复不会波及伊朗大部分对外贸易,预计不会对伊朗经济造成致命损害。
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于9月27日承认,国际制裁恢复可能带来“一定的经济影响”,但他强调,这是一种被高估的手段,目的是迫使伊朗交出核材料,以换取制裁豁免再延长3或6个月。他保证:“尽管面临压力,伊朗绝不会接受屈辱性的条件,并将继续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捍卫核权利。”
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ECFR)的报告同样指出:“鉴于美国制裁的严厉性,联合国和欧盟制裁对伊朗的经济影响将是有限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韩建伟也强调,伊朗目前的经济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所造成的。只要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不解除,吸引外部投资和推动国内经济改革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韩建伟进一步分析称,以联合国安理会2010年通过的第1929号决议为例,该决议仅限于对伊朗核问题相关的技术转让、武器供应、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一些实体和个人进行制裁,制裁的范围不会涉及到和伊核问题或武器装备无关的内容。相比之下,美国对伊朗施加的“极限施压”制裁,包括对伊朗的石油出口进行限制,以及禁止伊朗使用国际金融体系的杀伤力要大得多。
自今年年初以来,美国对伊朗施加严厉的单边经济制裁,特朗普更是宣称要将伊朗的能源出口“降至零”。不过,由于伊朗采取了一系列规避制裁的手段,美国始终无法真正彻底“掐死”伊朗的能源出口。“伊朗的石油出口和‘影子船队’一直以来处于一种半地下、非公开的灰色地带,美国尚且无法对此进行限制,联合国的制裁就更加无法起到实际作用了。”韩建伟说。
伊核问题会引发新一轮军事冲突吗?
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伊制裁恢复之后,欧美和伊朗关于核问题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综合各方分析来看,本来,在过去伊朗和国际社会就核问题的谈判有3个渠道: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演讲中提出,绝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图为9月23日,特朗普在联合国总部发表讲话。来源:视觉中国)
1.与美国的谈判。在今年上半年伊朗和美国就核问题已进行多轮谈判之际,以色列6月对伊朗核设施发动军事打击直接中断了伊美谈判。而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演讲中提出,绝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随后在全国电视讲话中表示,美国并不寻求谈判,真实目的是强加和胁迫,屈服于特朗普政府的要求将标志着“投降”,与美国就核问题和其他问题进行谈判已经进入“死胡同”。
2.伊朗与英法德三国就核问题进行谈判。但此次欧美强搞制裁后,伊朗已表明不再和其谈判,要把英法德三国排除在核问题谈判之外。
3.今年8月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谈判,且双方达成了初步协议,同意国际原子能机构回到伊朗进行核查。但是此次联合国制裁恢复之后,伊朗表示要中断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和谈判。
对此,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牛新春分析指出,“到目前为止,三个谈判渠道都已经停止了。这就意味着未来在核问题上,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牛新春表示,自6月以色列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之后,以色列威胁伊朗,伊朗未来只要从事任何核活动,那么以色列都会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但伊朗也表示,伊朗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有权利进行民用核能的活动。因为从事核活动,未来伊朗和以色列之间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近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声称,以色列绝不允许伊朗重建军事核能力,伊朗的铀浓缩库存必须被销毁(图为9月26日,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来源:视觉中国)
华盛顿军备控制协会专家凯尔西·达文波特持同样观点,其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表示,接下来伊朗如果驱逐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会增加误判的风险。“美国或以色列可能会以缺乏核查为借口,进一步发动袭击。”
伊朗前议员戈拉马利·贾法尔扎德·伊梅纳巴迪则于近日向伊朗媒体表示,“鉴于以色列咄咄逼人的姿态以及目前美国给予以色列的大力支持,我认为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很大。”
与此同时,9月28日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萨维在会见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帕克普尔时表示,武装部队已做好充分准备,以有力的方式应对任何威胁和潜在的侵略;帕克普尔表示,革命卫队已完全准备好对任何威胁和冒险行为作出回应;伊朗武装部队高级发言人谢卡尔希表示,美方无权干涉伊朗导弹射程。
但也有分析持相反意见。韩建伟就指出,尽管目前不能排除以色列和美国再次对伊朗发动打击的可能性,但这更多取决于以色列和美国对于成本效益的评估。“美国和以色列已经意识到,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只会推动伊朗国内团结一致对外,所以目前来看还是更倾向于通过经济施压手段,推动伊朗内部发生动乱。”
路透社则援引一位前伊朗官员报道称,伊朗不太可能采取激烈措施,“伊朗领导层明白,在其地区地位遭到削弱、国内压力不断增加以及局势进一步升级的潜在代价下,这些措施将带来风险。”另一位官员表示,部分决策者认为,“维持现状——不战、不谈协议、继续谈判——是最好的选择,无需做出进一步的让步”。
(海报新闻编辑 石慧 综合整理央视新闻、新华社、澎湃新闻、上观新闻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