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打造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新范式
9月28日,主题为“湾区少年 筑梦未来”的深圳2025年粤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顺利举行。活动通过“历史场景还原+科技互动体验+跨城协作实践”三位一体模式,依托深圳罗湖作为东深供水工程起点、深港陆路接壤第一站的区位优势,引导三地青少年在真实历史场景中感悟家国情怀,厚植爱国主义实践根基。
探秘水务科技 感悟工程奇迹
“我知道这是香港的生命线!”“深圳水库就在罗湖,我们课本上讲过!”
当天上午,粤港澳三地青少年代表抵达粤海水务展览馆后,一场别开生面的“深圳(罗湖)粤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迅速拉近三地青少年心与心的距离。
现场,为了表达对东深供水工程“时代楷模”精神的崇高敬意,深港学生代表特别向粤海水务股份公司赠送了两幅代表祖国红和香港紫荆花的非遗剪纸作品,表达对建设者智慧与汗水的崇高敬意,传递青少年们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据了解,粤海水务展览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历史长廊+科技互动”形式,全景式呈现东深供水工程自1964年动工以来的发展历程。
“这张照片拍摄于罗湖区现在的东门老街附近。”讲解员指着照片中的地标介绍,“当时这里还是一片稻田,而数万建设者就是在这里,用8个月时间完成了原本需要3年才能完成的工程。”
展开全文
在“智慧水务”展区的大屏幕上,从深圳罗湖水库到香港各水厂的实时水质数据、管网压力、流量信息一目了然。当讲解员演示“2023年罗湖区智慧水务平台拦截异物预警”案例时,香港学生魏同学惊叹:“原来我们每天用的水,都要经过罗湖这么多道科技关卡!”
同唱爱国旋律 共抒家国情怀
“我和我的祖国……”随着主持人一声指令,三地青少年手持国旗和中国香港区旗、中国澳门区旗,在音乐教师的指挥下齐声歌唱。当唱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时,40名香港青少年自发用粤语加入合唱,形成“普通话+粤语”的双声部效果。
合唱结束后,深港青少年在“爱国心愿墙”贴上便签。深圳学生刘同学在便签上写道:“我要考取水利工程专业,像前辈们一样守护这条生命线”;香港学生柯同学则写道:“把罗湖的故事讲给更多同学听,香港青年深爱祖国!”
思政课里话传承 青春誓言启新程
上午11时,一场特殊的思政课在展览馆会议中心开讲。课程以《开国大典+九三阅兵》视频导入,引导学生感悟祖国发展成就。通过贯穿“历史-现实-未来”脉络,以罗湖桥红色记忆、AI展现未来图景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结尾以《中国字·中国人》合唱与庄严宣誓升华主题,通过时光信箱寄存成长规划,形成知行合一的育人闭环,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中国梦内涵,培育新时代少年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意识。
深圳学生赵同学表示:“我们要学习前辈们迎难而上的精神,为深港融合发展贡献力量。”香港学生代表庄同学说:“以前觉得爱国是课本上的字,今天在罗湖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
以水为媒促交流 厚植爱国同根情
据介绍,此次活动是深圳市罗湖区粤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融合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主办方通过“沉浸式教育”,让粤港澳三地青少年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增进认同,这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更在粤港澳三地青少年心中播下了携手同行的种子。
“每一滴流经深圳的水,都在诉说家国故事;每一条连接深港的路,都应成为青春担当的见证。”深圳市罗湖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我们要让爱国精神在深港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让东深供水的传奇在新时代续写!”
来源:罗湖区文明办、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