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元宇宙文章正文

栉风沐雨迎新岁 踔厉奋发续华章——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侧记

元宇宙 2023年03月17日 10:25 78 Connor

栉风沐雨迎新岁 踔厉奋发续华章——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侧记

阳光讯(施凯波 记者 张晶)111载春华秋实,111载砥砺奋进。2023年2月5日,是中国银行成立111周年纪念日,作为中国唯一持续经营超过百年的银行,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银行不忘初心、赓续传承,“百年老店”积淀深厚、“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作为中国银行驻陕机构,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以下简称“中行陕西省分行”)在三秦大地走过了整整108年的发展历程。近年来,中行陕西省分行深入践行金融报国理念,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深耕“八大金融”重点领域,持续以金融力量护航实体经济,在支持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留下了一串闪亮的足迹。

金融浇灌科创之花

打造科技金融“新引擎”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能。中国银行高度重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主动融入科技强国建设,将科技金融作为“八大金融”战略之首写入集团“十四五”规划。近年来,中行陕西省分行立足三秦大地,深入探索建立健全科技与金融融合机制,优化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建设,支持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自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以来,中行陕西省分行率先与省科技厅、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签署金融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合作协议,在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设置服务专柜,为科技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支持,集中优势资源助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发展。

据统计,2022年,中行陕西省分行共投放科技金融贷款137亿元,增速超140%,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突破200亿元,先后支持了近850个科技企业发展。其中,高成长性的小微型科技企业占比近90%。在西安市科技局与全市29家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的“科技金融”业务中稳居首位,在市场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共绘三秦壮美画卷

打造绿色金融“新名片”

在陕西,绿色发展意正浓。近年来,中行陕西省分行紧扣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立足陕西能源大省实际,着眼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通过不断优化调整信贷结构,以金融力量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助力陕西经济绿色转型发展。

展开全文

该行通过积极对接省发展改革委,省内大型电力、能源企业总部,重点向符合政策要求的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及煤炭安全生产领域投放信贷资金,同时加大中长期投融资支持力度,用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为企业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2022年,中行陕西省分行绿色信贷余额近4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40亿元,增速超50%。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该行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牢固树立,是以绿色金融助推绿色低碳领域发展的生动实践。

践行金融为民理念

打造普惠金融“新场景”

近年来,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相关工作要求,全面践行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主动减费让利,不断深化普惠金融产品创新,拓展普惠金融产品“朋友圈”,做普惠金融服务的“创新者”和“贴心人”,金融服务质效得到不断提升。

“过去一年,中行陕西省分行围绕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金融、科技创新企业、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化企业等打造了场景化专属服务模式,通过开展‘中银普惠行·如虎添翼’专项行动,举办180余场线上线下银企对接活动,为4000余户企业牵线搭桥,普惠金融取得新成效。”该行相关工作人员说。据了解,2022年,中行陕西省分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超135亿元,较上年新增60亿元,增速高达75%,累计为超过9000户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及个体工商户提供金融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中行陕西省分行还与省工信厅紧密合作,打造“专精特新成长+”场景,依托“惠制强国贷”“专精特新工企贷”等产品,强化对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优的制造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目前,中行陕西省分行已实现全省“专精特新”企业100%触达,先后为近500户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发挥自身特色优势

打造跨境金融“新动能”

跨境金融一直是中国银行的特色业务和“看家本领”。2022年,中行陕西省分行持续发挥自身国际化优势,助力高质量“走出去”与“引进来”。2022年,该行国际贸易结算量近120亿美元,增速11%,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近130亿元,较2021年实现倍增,两项业务市场份额均位居省内同业第一。

近年来,中行陕西省分行紧扣陕西省委、省政府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战略要求,统筹行内资源,立足陕西自贸区特色,积极探索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融资模式,创新推出“中欧班列贷”“秦贸贷”等专项融资产品,助力陕西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作用,激发地方经济活力。2022年,该行累计为37个中欧班列相关授信项目投放资金超10亿元,位居同业前列。

此外,中国进口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陕西丝博会、杨凌农高会等众多大型活动中,中行陕西省分行持续为会议或参展陕企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始终扮演好联通中外的金融桥梁和纽带。

深耕消费金融热土

助力大众美好“新生活”

扩内需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中行陕西省分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好金融在民生领域的关键性作用,持续加大消费金融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个人客户急愁难盼问题,为美好金融生活保驾护航。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22年,中行陕西省分行深入贯彻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合理确定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支持居民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贯彻落实“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要求,与大型房企签订合作协议,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同时,针对保障性租赁住房,该行与西安市住建局签订《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出覆盖购置房源、租入房源、房屋装修等多环节、全周期消费金融业务模式。

“以客户为中心”是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不变的初心。该行通过优化信贷政策、丰富产品体系、差异化定价方式、开展系列对客户回馈活动等措施,全面助力消费回暖。2022年,中行陕西省分行累计发放消费贷款近80亿元,贷款增速超60%。

打造财富管理标杆

彰显共同富裕“新气象”

中行陕西省分行始终将财富金融作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之一。自2000年中国银行正式推出“中银理财”品牌至今,该行持续推动财富金融普惠化、下沉式发展,帮助广大人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改革开放、资本市场完善等时代红利。

2022年,中行陕西省分行以“提供值得信赖、有温度的财富管理服务”为准则,充分发挥自身综合化优势,围绕企业家客户关心的个人财富管理、家族财富传承、企业金融、资本市场服务等多维度,量身定制综合金融“一站式”服务方案。先后协助省内外多位上市企业原始股东完成股票托管,为多个高净值家族提供家族信托服务,总计金额近3亿元。

作为省内较早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机构,截至目前,中行陕西省分行已成立理财中心218家、财富管理中心9家、私人银行中心3家,建成了由理财经理、私人银行客户经理、总省行级私人银行家、投资顾问等400余人组成的专业财富管理队伍。

发力供应链金融

“链”通产业新脉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中行陕西省分行不断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优化升级“中银智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为产业链条提供“金融活水”,助力“保链、稳链”,为助企纾困、稳经济大盘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方面我们聚焦产业链运转中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延伸金融服务触角。”该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据了解,中行陕西省分行认真落实“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整合供应链融资产品服务,为牵头主办的产业链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围绕企业的供、产、销链条,面向供应链所有成员企业进行系统性融资安排,形成围绕核心企业各类结算及交易场景的金融产品体系,涵盖“票、证、融、贷”等各方面。同时,积极支持重点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固链”,对国家战略及关键领域的核心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2022年,该行为在陕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流动性信贷支持超500亿元,线上供应链融资业务较上年增长超130%,为支持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助力打造开放、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

聚焦县域金融发展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近年来,中行陕西省分行紧密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要求,积极对接陕西省“十四五”发展规划,聚焦陕西农业产业升级,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行特色、行之有效的“党建+创新+科技”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将金融服务延伸到乡村和田间地头,以金融力量助推陕西乡村振兴之路。

中行陕西省分行根据各地域农业产业特点和类型制定了差异化授信政策,打造“一县一品”特色服务,建立形成“一行一特色、一地一产品”的业务发展模式,先后创新推出“木耳贷”“种业贷”等17款乡村振兴特色产品。据统计,2022年,中行陕西省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超300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超22亿元。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当前,陕西省全面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在这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中行陕西省分行将秉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冲刺开门红、决胜全年红”的信念,强信心,鼓干劲,再出发,以勇立潮头的志向、笃行实干的作风和奋楫争先的劲头,奋力谱写金融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标签: 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 栉风沐雨 新岁 华章 侧记

发表评论

元宇宙_元宇宙app下载_元宇宙app官方版下载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